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fā)展各方面,轉(zhuǎn)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影響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日常生活化是其中必要的一環(huán)。如何更好實現(xiàn)日常生活主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生活化的關鍵所在。為了更好實現(xiàn)日常生活主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我們應著重關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深入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日常生活化問題。
首先,明確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日常生活主體關系的雙重性。在價值觀的認知認同系統(tǒng)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日常生活主體之間的關系具有雙重性。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立足于中國社會和文化背景而提出的,與每一個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慣和生活方式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寄托著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由于它與每個人的這種天然的內(nèi)在關聯(lián)性,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zhuǎn)化成人們對自身的價值要求和行為習慣成為可能。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屬于全社會倡導的價值觀,但對每一個日常生活主體來說,它又有一定的外在性。這種外在性表明,要想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日常生活中發(fā)揮作用,就要對其進行更為貼近生活的解讀和闡釋,盡可能用日常生活語言展示其豐富內(nèi)涵和精神實質(zhì),并以日常生活主體熟悉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從而更有利于被日常生活主體所認同和接受。
其次,深入把握日常生活主體的思維特征。日常生活主體的價值觀認知認同過程,是一個“學習過程”或“文化移入過程”,該過程與其思維特征密切相關。日常生活主體的思維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一種直觀樸素、自然而然的態(tài)度。在這種態(tài)度中,人們直接面對現(xiàn)實世界,并將這個世界的存在看成是不言自明的前提。二是一種由現(xiàn)實動機引發(fā)的自發(fā)認知形式,即日常生活主體的所有常規(guī)活動都服務于現(xiàn)實目標的實現(xiàn)。三是日常生活主體主要利用各種風俗、習慣及傳統(tǒng)等知識儲備來理解世界并與世界打交道,并把這些知識儲備視為理所當然的。四是具有經(jīng)驗性。日常生活主體的思維包含由各種經(jīng)驗和猜想混合在一起的知識,以應對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從這些特征可以看出,日常生活主體的認知和行為主要依靠自身的感性經(jīng)驗和習慣,而要使其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準則,進而形成自覺奉行的信念理念,就應當通過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日常生活化,引導日常生活主體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的價值準則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另外,我們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生活化的過程中,應充分了解和重視日常生活主體所關注的現(xiàn)實問題,并以此來尋找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現(xiàn)實切入點。
最后,清晰了解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因素。日常生活主體能否形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主要受到內(nèi)、外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從內(nèi)在因素來說,日常生活主體認同的形成受到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涵的理解程度的影響。一般來說,日常生活主體對某種價值觀形成認同需要經(jīng)歷一個復雜的過程:經(jīng)驗感知和情感認同是基礎,理性領悟是認同的深化,堅定信念的形成是認知認同的最終實現(xiàn)。其中,最關鍵的步驟是在新時代增強日常生活主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經(jīng)驗感知和情感認同。這需要我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容以直觀具體、鮮活生動的面貌呈現(xiàn)出來,展示出其與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的內(nèi)在關聯(lián),從而使日常生活主體切身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實現(xiàn)美好生活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從外在因素來說,人是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由于其認知的直觀性,日常生活主體更容易受到周圍人的觀念和行為方式的影響。我們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日常生活主體的自覺意識和價值追求,應在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的同時,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活情境和社會氛圍,特別是要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使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標準和行為取向。
上述幾個方面的共同作用,成為增強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重要動力。我們應深入分析日常生活主體價值觀認同的各方面條件,使之發(fā)揮增進領悟和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獨特魅力和精神價值的重要作用,進而做到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成為我們生而為中國人的獨特精神支柱和百姓日用而不覺的行為準則。
?。ū疚南祰疑缈苹鹨话沩椖俊吧鐣髁x核心價值觀日常生活化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16BKS121)階段性成果)
?。ㄗ髡呦颠|寧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共青海省委黨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