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縣人民檢察院

        中國這十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歷史性成就

        作者:郁南縣人民檢察院       來源:廣東郁南       發(fā)布時間:2022-07-29

        7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陳國慶出席發(fā)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7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fā)布會。這是該系列主題新聞發(fā)布會的第18場,介紹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司法部部長唐一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許安標,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二級大法官高憬宏,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陳國慶,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組成人員、司法部副部長熊選國,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國家反壟斷局局長甘霖出席發(fā)布會并答記者問。

        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

        取得歷史性成就

        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取得哪些歷史性成就,發(fā)生哪些歷史性變革?唐一軍對此作了重點介紹。

        唐一軍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統(tǒng)籌推進。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第一次以中央全會形式專門研究全面依法治國,部署180多項重大改革舉措。黨的十九大描繪了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宏偉藍圖。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決定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加強黨對法治中國建設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2020年11月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第一次以黨中央工作會議形式研究部署全面依法治國,明確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導地位。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導地位全面確立。在領導全黨全國人民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偉大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zhàn)略家的深刻洞察力和理論創(chuàng)造力,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法律文化相結合,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創(chuàng)性、標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時代化實現新飛躍,為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主任,研究解決全面依法治國重大事項、重大問題,實現集中領導、高效決策、統(tǒng)一部署、統(tǒng)籌推進。強化頂層設計,制定《法治中國建設規(guī)劃(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壓緊壓實黨政主要負責人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依法治省(市、縣)委員會全面設立,加強各地法治建設的組織領導、統(tǒng)籌協(xié)調,上下協(xié)同,確保黨中央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各項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位。

        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全面加強憲法實施和監(jiān)督,編纂民法典,制定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維護國家安全法,修改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截至2022年6月底,制定修改法律行政法規(guī)730余件次,現行有效法律292件,行政法規(guī)598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趨科學完善。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全面推行行政執(zhí)法“三項制度”,加強示范創(chuàng)建和督察,法治政府建設扎實推進。深化以司法責任制為重點的司法體制改革,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推進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嚴格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guī)定”,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依法糾正冤錯案件,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更加有力。“七五”普法規(guī)劃全面落實,“八五”普法規(guī)劃扎實推進,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提升。持續(xù)推動解決法治領域的突出問題,人民群眾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法治保障服務改革發(fā)展成效顯著。完善法律法規(guī)、出臺意見,加強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深圳先行示范區(qū)建設等國家重大發(fā)展戰(zhàn)略的法治保障。堅持依法防控疫情,有力保障統(tǒng)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法律制度,加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立法執(zhí)法,推進法治鄉(xiāng)村建設,為打贏“三大攻堅戰(zhàn)”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和有效法律服務。堅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huán)境,加強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統(tǒng)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戰(zhàn)略布局,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有效維護我國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

        法治工作隊伍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加強立法和執(zhí)法隊伍能力建設,推行法官、檢察官員額制和人民警察單獨職務序列,法治專門隊伍革命化、正規(guī)化、專業(yè)化、職業(yè)化水平取得新的進步。持續(xù)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律師、公證員、司法鑒定人、仲裁員、人民調解員等法律服務隊伍不斷發(fā)展壯大。截至2022年6月,全國共有律師60.5萬人,律師事務所3.7萬余家。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已經實現常態(tài)化適用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給我國刑事司法帶來了哪些變化?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方面取得哪些成效?在制度適用中,司法機關如何在法律的震懾懲罰和寬容激勵上做到平衡,以確保公平正義?面對記者提問,陳國慶作了具體回答。

        陳國慶說,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自2018年10月份正式確立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檢察機關和其他政法機關密切配合,在依法嚴懲嚴重刑事犯罪的同時,積極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目前該制度的適用率已經穩(wěn)定保持在85%以上,可以說已經實現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常態(tài)化適用。這對推動我國刑事訴訟模式向協(xié)作式轉化,促進刑事司法由“治罪”向“治理”轉化,推動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成效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懲治犯罪更加及時有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有利于司法機關及時查明犯罪事實,也有利于分化瓦解犯罪。二是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成效顯著。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有利于化解社會矛盾,維護被害人合法權益,被告人認罪服法成為一種常態(tài),當前一審后被告人上訴率為3.8%,低于其他刑事案件14.5個百分點。三是當事人權利得到更好保障。依法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獲得值班律師的法律幫助333.9萬人次,非羈押性強制措施適用比例不斷提高。檢察機關還對7.2萬名因犯罪侵害致使生活陷入困境的被害人開展司法救助。四是公平正義得到又快又好實現。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輕罪案件,從偵查到審判的辦案周期縮短,起訴后適用速裁程序、簡易程序審理的占到了74.6%,既提高了訴訟效率,也節(jié)約了司法資源。

        同時,陳國慶強調,認罪認罰從寬并非一律從寬。檢察機關辦理認罪認罰案件,要全面準確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對于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犯罪,嚴重暴力犯罪,涉黑涉惡犯罪,殘害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的犯罪,以及其他主觀惡性大、情節(jié)惡劣的犯罪,應當從嚴懲治的,不能因認罪認罰而簡單從寬處理。對于輕微犯罪有從重處罰情節(jié)的,也要依法從嚴處理,從嚴把握從寬處罰的幅度。

        進一步完善有關制度

        織密織牢個人信息保護

        有記者關心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立法問題,提問中國是否會出臺其他保護個人隱私的法律,許安標對此作了回答。

        他表示,我國高度重視個人信息保護,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制定網絡安全法、電子商務法,修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確立了個人信息保護的基本規(guī)則。通過刑法修正案,完善了懲治侵害個人信息犯罪的法律規(guī)定。在編纂出臺的民法典中,將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作為一項重要的民事權利予以肯定。

        2021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個人信息保護法,已經在去年11月1日開始實施。這部法律堅持立足國情與借鑒國際經驗相結合,聚焦個人信息保護領域的突出問題和人民群眾的重大關切,在已有立法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完善個人信息保護應遵循的原則和個人信息處理規(guī)則,明確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中的權利義務邊界,健全個人信息保護工作機制,對違反個人信息保護的行為設置了嚴格的法律責任,切實保護公民個人信息。

        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實施,有不少條款需要制定配套規(guī)定,比如公共場所圖像采集管理、個人信息安全管理、個人信息出境安全評估等具體制度,對于這樣一些配套制度,有關部門已經出臺或者正在抓緊制定。在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同時,全國人大常委會還審議通過了數據安全法。

        總的來看,個人信息保護涉及的領域很廣泛,將在相關具體立法中進一步完善有關制度,織密織牢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制度。

        公民對法治的認同感明顯提升

        全民普法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F階段我國的普法情況如何?熊選國對此作了回答。

        他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全面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切實加強黨對全民普法工作的領導,不斷完善全民普法的頂層設計,順利完成了“七五”普法,全面啟動了“八五”普法,公民法治素養(yǎng)不斷提升。據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全國社會心態(tài)調查綜合分析報告顯示:當自己或者家人遇到不公平事情時,選擇“通過法律渠道解決”的居第一位,這表明了公民對法治的認同感明顯提升。

        2021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轉發(fā)了全國“八五”普法規(guī)劃,為推進“八五”普法深入實施,下一步將重點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把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八五”普法主題主線,納入“誰執(zhí)法誰普法”普法責任清單,加強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通俗化闡釋。

        二是突出加強領導干部和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制定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guī)清單制度。會同相關部門繼續(xù)把法治教育納入干部教育培訓總體規(guī)劃,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納入中考、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范圍。

        三是突出公民法治素養(yǎng)提升。抓好浙江省等8個地方公民法治素養(yǎng)提升行動試點,研究起草公民法治素養(yǎng)測評指標。持續(xù)加強對公民權利義務觀念、公共意識、依法維權意識的培養(yǎng),推動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

        多措并舉

        解決老百姓打官司難問題

        打官司難是過去老百姓反映強烈的問題。發(fā)布會上,當記者提問“人民法院在解決打官司難問題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時,高憬宏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法院實行立案登記制改革,長期困擾群眾的“立案難”問題已經成為了歷史。為了讓老百姓解決糾紛更便捷、更普惠,成本更低廉,選擇更多元,人民法院建成“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在國際上獨樹一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司法為民之路。

        一是形成黨委領導下協(xié)同共治解紛格局,彰顯中國優(yōu)勢。依靠黨的領導,建成了世界上聯(lián)動資源最多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人民法院邀請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行政機關、各類調解組織、律師、專家學者、基層自治組織等建立“法院+社會”多元解紛體系,為人民群眾化解糾紛提供菜單式服務。與法院對接的調解組織和調解員從2018年初的1264家1.4萬人,增加到8.3萬家33.5萬人,累計參與調解糾紛2962萬件,平均每分鐘就有51件糾紛成功調解。

        二是建立線上線下融合共享,“一站式解紛”服務體系,創(chuàng)造中國模式。全國四級法院全部建成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服務項目從過去單一立案指引,擴展到50多項,各類訴訟事項在中心全部解決,成了訴訟服務大超市。去年,全國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實質化解80%以上民事糾紛,平均耗時較一審民事案件縮短43%。

        三是健全覆蓋城鄉(xiāng)同質化的解紛服務機制,提供中國樣本。全面實現“跨域立案服務”,異地服務網點超過1.3萬個,立案就近可辦、全國通辦,老年人綠色服務窗口、律師一碼通服務通道等全面落地。

        這十年

        依法查處壟斷案件794件

        不正當競爭案件23.4萬件

        在回答記者關于“在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方面取得的成效”問題時,甘霖表示,這可以從四個方面闡釋。

        十年來,我國建設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競爭規(guī)則邁上了新臺階。積極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要求,反壟斷法已經完成首次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已經兩次修訂,制定配套規(guī)章7部,還有平臺經濟、知識產權等反壟斷指南8部。黨中央首次制定了《關于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的意見》,明確了頂層設計和戰(zhàn)略方向,同時加強了政策解讀和宣傳引導,增強監(jiān)管執(zhí)法的透明度和可預期性。

        十年來,我國建設高效有序的市場競爭格局開創(chuàng)了新局面。這十年來依法查處壟斷案件794件,不正當競爭案件23.4萬件,審結經營者集中案3822件,及時地預防和制止平臺經濟、醫(yī)藥、公用事業(yè)等領域的競爭違法行為,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審查政策文件468萬件,糾正廢止排除限制競爭的5.3萬件,有力促進了全國統(tǒng)一大市場的建設,營造各類所有制、大中小企業(yè)協(xié)同發(fā)展的良好格局。

        十年來,我國推進競爭監(jiān)管體制機制改革取得了新成效。2021年市場監(jiān)管總局加掛了國家反壟斷局的牌子,進一步充實反壟斷監(jiān)管力量,同時完善了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工作機制,建立反不正當競爭、公平競爭審查部際聯(lián)席會議制度。同時還強化央地協(xié)同,提升監(jiān)管整體效能。

        十年來,我國參與全球競爭治理邁出了新步伐。與美、歐、俄、日等35個國家和地區(qū)簽署合作文件,在RCEP、中韓等十個自貿協(xié)定中設立了競爭政策專章,同時在去年成功舉辦了第七屆金磚國家國際競爭大會,現在中國與美國、歐盟并列為全球三大反壟斷的司法轄區(qū)。

        2020年以來

        檢察機關累計對21.6萬余案件

        組織召開聽證會

        什么樣的案子可以進行公開聽證?面對記者提問,陳國慶表示,近年來,檢察機關不斷深化檢察改革,通過檢察聽證的方式來辦理疑難復雜案件,讓人民群眾廣泛地參與社會治理,這是人民檢察院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有效解決人民群眾操心事、揪心事的重要舉措。

        檢察機關在辦理各類案件過程中,堅持“應聽證盡聽證”原則,對于不起訴案件、刑事申訴案件、民事行政訴訟監(jiān)督案件、公益訴訟案件等,在事實認定、法律適用、案件處理等方面存在較大爭議,或者有重大影響,需要當面聽取當事人和其他相關人員意見的,可以召開聽證會。

        2020年以來,檢察機關累計對21.6萬余案件組織召開了聽證會,實現了“四大檢察”“十大業(yè)務”的全覆蓋。公開聽證有力促進了司法公開公正,有利于釋法說理、化解社會矛盾,更好地實現司法為民的宗旨。

        特別是,各級檢察院檢察長帶頭示范主持聽證會,把辦案的過程“曬出來”,把辦案處理依據“亮出來”,以人民群眾看得見、聽得懂的方式進行釋法說理。

        據悉,2020年以來,最高檢院領導就15件重大疑難案件主持了聽證,如福建有一個刑事申訴案件,民事和刑事交織,十分疑難復雜。最高檢檢察長張軍主持召開聽證會,和申訴人、被不起訴人及其代理律師深入地進行交流溝通、釋法說理。聽證會后,申訴人和被不起訴人簽署了《執(zhí)行和解協(xié)議》,真正實現了息訴罷訪、“案結事了人和”的效果。

        地方三級檢察院組織的聽證會當中,由檢察長主持的占10.2%,極大地提高了矛盾糾紛的化解率。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聽證案件防范和化解矛盾糾紛率達到了95.6%,許多長年沒有解決的案件得以順利辦結。(作者:孫風娟 圖片:鐘心宇)


        郁南縣人民檢察院 在线无码一区二区喷水,久久精品娱乐亚洲欧美,国产精品自在自线,中字无码日韩无码